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10月份,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个数略增,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、同比涨跌互现。这一趋势加剧了市场对中国需求的担忧,从而对包括铜在内的多种金属价格产生压力。 中国的铜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近一半,因此中国需求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全球铜市场产生重大影响。 11月17日,上海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,多种金属期货价格出现波动。其中,主力12月期铜合约上涨0.15%,报每吨67,920元。沪铝下跌0.47%,报每吨18,865元;沪镍下跌1.93%,报每吨136,290元;沪锌跌1.58%,报每吨21,430元;沪铅上涨1.98%,报每吨17,030元;沪锡上涨0.04%,报每吨213,820元。这些价格的波动反映出市场情绪的敏感性和复杂性,以及中国需求和产量变化对全球金属市场的影响。 中国精炼铜产量的增加也被视为对市场的另一个拖累因素。随着中国精炼铜产量的增加,供应过剩的担忧可能进一步影响铜价。市场普遍认为,中国国内精炼铜产量的增加是导致近期金属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。这一观点得到了ANZ Research在一份报告中的证实,该报告指出:“中国国内精炼铜产量的增加是拖累市场的另一个因素。” [1]
中国矿权资源网http://www.kq81.com/矿权交易、矿权转让门户网站
【免责声明】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此文章来自于网络。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第一时间联系矿权资源网进行删除。 |